本想等 《中国奇谭》 攒多点再一睹风采的。
【资料图】
结果刷到“家长炮轰《中国奇谭》”的热搜百思不得其解。
出于这能让孩子留下什么童年阴影的猎奇心态,加上害怕哪天又突然被举报下架,还是决定趁早把目前更新的几集给看了。
然后,便是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这部高分国产动画的追番大军。
《大闹天宫》《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哪吒闹海》...
不得不说当“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几个字浮现在观众面前时,仿佛就是个质量保证。
这次美影厂的新作画质相当高清细腻,而骨子里也依然保持着含蓄内敛的审美风格。
从朴实无华而又磅礴大气的片头便可管窥一二。
水墨浸染,干净素雅,让人不忍跳过这份独有的东方韵味。
更为可贵的是很久没有见到回归文本老老实实讲好故事的国产动画了。
想不到2023年,我还能看到《西游记》的官方番外。
打头阵的《小妖怪的夏天》想必是通篇最为通俗老少咸宜的一集。
主创团队机智地借助了师徒四人打怪升级的故事设定,却将视角投向远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小妖怪,另辟蹊径。
这是一只生活在浪浪山普普通通的小猪妖,一直默默无闻地辛勤打工,任由领导安排吩咐。
上级仗着官威瞎指挥也得硬着头皮照干,提个意见得不到认可还会被穿小鞋。
唯唯诺诺地干好自己分内之事,而公司官僚主义严重等级森严,拼死拼活也毫无成果。
像极了现代职场实录。
因此当以往的背景板被推上主舞台,引得身为社畜的万千网友一一代入自我经历如此共情。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小时候的我们总以为自己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十万天兵天将都无可奈何。
人海浮沉之后,才得以顿悟小猪妖竟是我本人。
就如本篇英译名《Nobody》那般,实至名归的无名之辈。
别说自主人生了,连妖王都见不到。
一直煞有其事的恪尽职守,实际上一击即溃,被八戒笑作“跟逗小孩似的”。
但即使在外务工怎么不被当作真正的主体怎么得不到尊重,他还是会选择努力隐藏委屈,并不会在家人面前一诉衷肠令其担惊受怕。
很喜欢小猪妖工作间隙回家探亲的片段,生动细腻而引人深思。
家是每个漂泊在外的异乡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母亲 “你怎么秃成这样”“照顾好自己”“别太拼了” 之类的安慰相当家常,却最是动情。
这温情一笔让我们知晓妖界也是有情有义的。
再边缘的小人物也是值得被关心被爱护的。
当小猪妖渴望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探寻自我意识而不是囿于浪浪山的一小片天地时,母亲劝其安稳度日跟着领导好好干的片刻令人苦不堪言。
何处不是浪浪山,谁人不是小猪妖。
谁不想离开浪浪山呢,而谁又能离开浪浪山呢。
“考上高中就好了。”
“考上大学就好了。”
“考上研究生就好了。”
“考上公务员就好了。”
即使困在浪浪山的你我鼓起勇气试图越过山丘。
而浪浪山外还是浪浪山。
当下年轻人对于未来迷茫苦楚的现状栩栩如生。
想必大家看到孙悟空一棒打倒提醒唐僧师徒有陷阱的小猪妖那一瞬间时,心里都会一紧。
小猪妖葫芦里的水流干了,仅仅想想那是片刻前母亲亲自打好的水便令人黯然神伤,甚至不免怀疑余华老师是不是本篇的文学顾问。
但幸好主创团队在残忍过后还是给观众喂了一颗甜而不腻的糖。
我并不觉得现在温暖的收尾落入俗套,被主导文化收编。
戛然而止的开放式结局效果到底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倒不必嗔怪是否由于审查因素一定要添上善有善报的光明结局。
导演必定想过定格在小猪妖被孙悟空一棒打死的画面,那样确实更有冲击力充满了悲剧性,朝朝暮暮所憧憬的盖世英雄并不在意我们的死活也颇具讽刺意味。
但如此刻画便伤害了从小看《西游记》长大坚信大圣火眼金睛明辨是非正面形象的观众们。
齐天大圣可以任性而为,可以蛮横无理,但他绝不会善恶不分,滥杀无辜。
所以大圣向小猪妖伸出的一只手,这精妙的反转相当高明。
虽然俺大师兄自始至终一个正脸都没出镜,但那三根保命毫毛给了我等凡人继续明媚生活的希望。
这与提倡什么正能量的口号无关。
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拒绝同流合污坚持良善遇到贵人的背后,是崇尚真善美的儒家文化底蕴,这是几千年来华夏文化不曾改变也最为大众接受认同的价值观念。
而潮落之后也总会有潮起。
看起来是糟透了,倒也不是一条路完全黑到底。
生活还会给在夹缝里的你我挤出一道微弱的光。
再微弱的光,也会汇成繁星在夜空闪烁。
再渺小的你,也会发现独属于你那无与伦比的美丽。
所以不仅是《小妖怪的夏天》,也是《小人物的夏天》。
人生本就该是如此的哀而不伤,耐人寻味。
我个人甚是喜欢第二集改编自南梁志怪小说《鹅笼书生》的《鹅鹅鹅》。
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作者风格如此浓烈想象力十足的国产动画了,连刷五遍,意犹未尽。
视觉呈现尤为特别,色彩上只有黑白灰与国人最为钟情的红色。
随心所欲的水墨画风荒诞诡谲,又混杂着《聊斋志异》里些许诡恐怖的气息。
还是个默片,没有一句台词,尤为大胆。
最受热议的是层层套娃的叙事,由于表达较为抽象,显得晦涩难懂。
世态渔洋已道尽,人间何事不鹅笼。
这里无意辨别究竟是欲望对人的吞噬还是人心的复杂不可信,上升到哲学高度是否有所僭越也不在我们的探讨之中,毕竟导演本人都未曾料想竟发酵出如此之多奇思妙想的解读。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观众都有自我阐释的权利。
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而言,读者本身也是艺术创造过程中所“隐含的作者”。
人文社科的魅力便在于,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又不是应试考试,没必要凡事都硬求个标准答案。
我倒是沉迷于这份独属于中国人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留白韵味。
飘渺而虚妄,诗意而隽永。
黄粱一梦怅怅然。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三集《林林》上线后使得《中国奇谭》从9.6掉至9.5,评价褒贬不一。
在这个拼盘系列之中到底差不差把火候拉低平均线并不是我们所想讨论的范畴,观众们能否接受适应三维抽帧的动画实验也有待时间考证。
看似老生常谈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是浮于表面,可以引申侃侃而谈的公众议题太多了。
化作人形的小狼林林奋力高喊 “一样的一样的一样的” 渴望融入人类集体时的镜头不免令人遐想连篇。
被时代浪潮裹挟的人们常常在迎合群体与主流意识中渴求获取自我认同。
但一句 “她和我们不一样” 就能轻而易举地将你从组织中踢出,瓦解你的精神归属。
原来称兄道弟的我们始终不是同类。
曾经的和平相处似乎只是幻象,猎人与猎物之间彼此仇恨互相厮杀的关系才是事实。
结尾猎人和猎物的隔河相望宛如一支箭,正中我心。
隔河,人类社会始终消散不去的隔阂。
刚出的第四集《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让人眼前一亮。
画面如语文课本插图般清新质朴,怪亲切的河南方言很有代入感。
悠长隽永的配乐尤为加分,片尾的唢呐声一出鸡皮疙瘩都要出来了。
特别是孩童视角下的农村变迁应该能引起不少有过相关经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那些关于鬼怪传说传说的真假并不重要,城镇化建设进程下乡土文化的逐渐式微乃至消亡才是无法形容的失落。
如今窜天猴不给放了,人们也不再像过往习惯于聚集在村口大树下乘凉唠嗑。
但好在年夜饭桌上的香椿拌豆腐还能召唤起儿时那些朴实纯真的记忆。
由于一集一个制作团队以及单元叙事和画风迥异的因素,《中国奇谭》上线之后不乏有人将其对标网飞出品的《爱死机》。
但喜悦的是更多的观众坚定它就是《中国奇谭》,从来就没有什么中国版《爱死机》。
正如总导演陈廖宇所言, 无论效果如何,大家都在追求中国美学,是个好事 。
前两年去影院看《天书奇谭》重映的时候在惊叹,当年刚刚拨乱反正国人整体思想还较为禁锢的时代里,美影厂竟能创造出如此之多先锋大胆又具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
而后在全球化演进的进程中,由于过度追求与世界接轨,舍弃了太多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宝藏进行自我阉割。
所以这些年国产动画不再效仿日美动漫画风,创作者们注重挖掘中国几千来的神话故事和文学作品,削弱动画在大众心中低龄化的刻板印象并取得票房佳绩真的是个好事。
但不得不说,其中肉眼可见 “用心做特效,用脚写剧本” 的选手们不计其数,每每被诟病故事陈词滥调,过于追求形式主义的炫技,强行添上大可不必的3D包装虚张声势。
而这次《中国奇谭》真正做到了外表与内核双丰收,也再次印证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互统一,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其拥有的 轻盈 恰恰是国产动画包括影视创作所匮乏的,背负太多道德说教乃至文化输出的思想包袱反而束缚了自我尽兴表达的可能性。
这也是我们为何对《中国奇谭》以《中国XX》旗号取名却没有丝毫反感 (当然起初听到这样的片名很定会不看好啦,也验证了内容为王 )。
因为它名副其实,不媚俗,不从众。
也不像以往那些主旋律电影有意消费观众爱国情绪,走向狭隘乃至封闭的民族化道路。
立意深刻而又颇具实验精神的它遵循了美影厂第一任厂长盛特伟的艺术信条。
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
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艺术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而这两句话也应是当代无论什么艺术门类都该遵循的创作准则。
话说回来,无论家长举报《中国奇谭》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子虚乌有,这些年不乏这样一批出于“为孩子好”的“良苦用心”而无脑投诉热门影视作品致其下架的家长们。
害,夫妻俩当孩子面骂街干架砸锅摔碗的时候就不怕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吗?
在完全真空无菌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生物往往最不容易存活,请引以为戒。
虽说感谢美影厂给我们这些中年儿童创造精神食粮,但优秀的动画作品是不关乎年龄的。
我国的志怪小说向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尤其适合影视化与动画化,家长引导得宜的话,完全可以借此启蒙孩子对生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并培育良好的审美品位。
在成长中的孩子需要保护。
试图再度崛起的国产动画也需要保护。
别把孩子困在浪浪山,也别把国产动画困在浪浪山。
如果小朋友们都是看着《中国奇谭》这样优秀的国漫长大的话,该有多好。
这才是思政课本里反复强调的文化自信啊。
切莫让泛滥的举报文化阻碍孩子独立思考,荼害文艺创作蓬勃发展。
但愿后续的几集可别泄气。
依然期盼国产动画呈现出更为开放多元的样貌。
-END-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