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叫我“赌神”》上映至今,票房寥寥不过3600余万。影片是演员周润发继《无双》之后,时隔5年和观众见面的作品。更何况,影片是《无双》导演庄文强担当编剧,为“发哥”周润发量身定制的作品。
而影片片名为《别叫我“赌神”》,近乎就是贴合周润发在观众心中形象。尤其电影前期的视频物料中,多是与“赌神”设定的相关赌博画面,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强化了这个概念。
只是如此强化这个设定之后,影片前期并没有得到过多的市场观众,对于大部分网友而言,整体仍旧停留在“发哥”与“赌神”本身的情怀上。
(相关资料图)
这波情怀杀似乎并没有起效,票房平平,口碑方面同样表现一般,豆瓣至今仅5.7分。从网友的观影反馈来看,有认为超出预期的,有认为是贩卖情怀,但普遍都会认为,片名和内容稍有些货不对板,浪费了周润发。
回到电影本身,周润发和《别叫我“赌神”》之间,真的存在“浪费”吗?
01.
《别叫我“赌神”》是影片的第三次改名,影片2019年初次官宣的时候,片名叫《骄阳岁月》,彼时的海报上,就是硕大的片名,以及奔跑中的周润发。很显然,从前期的内容上看,影片和“赌神”IP的关联,甚至不如《澳门风云》。
原计划2019年上映,但由于种种原因,上映计划被搁置;后来,影片经历过为《我不是“赌神”》,最终于2021年院线推介会正式曝光,并再次更名,则为现在的《别叫我“赌神”》。
几次名字的调整,足以感受到出品方希望影片能呈现地更商业。首支预告片中,周润发再度坐在牌桌前,一句“开牌见我”,让人联想到“赌神”高进。只是这部影片里的发哥不再是潇洒倜傥的“赌神”形象,摇身一变成了失意落魄的中年大叔。
影片前期核心宣传几乎以“赌神”为包装点,预告的故事线则是突出嗜赌的男子,浪子回头。
官方剧情简介同样提及,吊儿郎当的“吹牛辉”(周润发 饰)答应暂时照顾昔日恋人李夕(袁咏仪饰)的患有自闭症的儿子李阳(柯炜林 饰),后来发现是他亲生儿子,但迎来了李夕病逝消息。辉哥决定扛起做父亲的责任,带着儿子奔向人生新一页。
不管是简介,或者是成片,影片更像是周润发的另一部成名作《阿郎的故事》。甚至在影片的“发行通知”中,“类型”一列写着,“剧情/家庭/运动”,和《赌神》毫无关系。
不论影片质量好坏,至少最初片名的《骄阳岁月》,都要比《别叫我“赌神”》更贴合。就连导演也在广州路演上,隐晦表示,改名是“出于商业考量”。
诚然,对于周润发而言,放大“赌神”的概念,并无道理。1989年,《赌神》在香港上映,就以1000万成本博得了3700万票房,也正式开启了香港电影的“赌片时代”;时隔5年,《赌神2》上映,一举拿下5153万港币票房,成为香港第一部票房突破5000万的电影。
再后来,电影里高进那头看起来极费摩丝的大背油头,成为了当时的流行产物,更是成功人士的唯一指定发型。
而17年后的,王晶和周润发再度合作,推出《澳门风云》系列,虽然口碑呈现断崖式下跌,该系列成为“圈钱”“炒冷饭”的代名词,但票房则证明这个组合,依旧是“票房收割机”,从第一部的5.24亿,到第三部的11.16亿翻了一倍。
在商言商,电影面对市场经济的时候,把《骄阳岁月》这个看似更文艺的电影,改成如今这个商业属性更强的名字,或也能理解。
02.
很多影迷对此有较高的期待,很大程度不是在于“赌神”IP,而是周润发,以及庄文强。
周润发近几年慢慢淡出电影圈,从2018年推出的《无双》之后,便少有新动作。这部《别叫我“赌神”》又恰好是周润发和庄文强的二度合作。
众所周知,庄文强是周润发的头号粉丝,当时《无双》正是他为了致敬80年代的周润发所做的创作,“我要大家知道‘周润发’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
当时在《无双》里,有《英雄本色》里,小马哥经典的风衣配西装的造型;也有还原《英雄本色》里经典的美金点烟的画面。
就连当时周润发在看完剧本之后,反问庄文强,“你这部戏写的就是我,你不找我演你找谁演啊?”最终,《无双》成功了,成绩已经不需赘述。
“粉丝”庄文强似乎并没有满足自己对偶像表达的爱意,又编剧了作品《别叫我“赌神”》,融入了周润发作品中,另一种纬度的作品,《阿郎的故事》。
不止于此,在《别叫我“赌神”》中,庄文强将周润发近年酷爱的跑步运动进行结合。
这几年,在大银幕上见到周润发的次数少了,但在跑步路上偶尔他的次数反而变多了。《无双》在内地宣传的时候,他天天去朝阳公园跑步,更是引起一群人跟跑;《别叫我“赌神”》宣传恰逢上海国际电影节,他就在上海滩跑步,再次轰动一时。
事实上,跑步已经成为了“热心市民”周润发发自内心热爱的另一件事件。在前几年,他还牵头了一个跑步团,张艾嘉等影人都参与其中,每天早上六七点钟结伴跑步,然后一起早餐。
只要被人认出来,被索取合照,发哥都会非常自然的拿出手机,和大家自拍。慢慢的,发哥集体自拍已经成为他近几年另一个标志性动作。
从如今回望上世界8、90年代的周润发,《无双》,或是《别叫我“赌神”》,都成为了怀念,都成为“粉丝”庄文强,或者其他影迷,去寻找这位影人过去的媒介。
有人和他聊过这些情怀的问题,他也没回避,但也没有直接答复。只是用跑步,用运动去回应,自己比以前灵活很多,自信现在做动作,会比年轻时更爽、更有活力。
不管《无双》里,让周润发去演周润发,还是《别叫我“赌神”》。他都少有让人失望,年龄也没有限制他什么。
拍《澳门风云2》里面,他有泰拳戏份,看玩剧本,隔天就去学习。工作人员劝他可以找替身,角色本身也不会泰拳。但他自己倒是乐在其中。
拍《别叫我“赌神”》过程中受伤,他简单处理了伤口,继续拍摄。
诸如此类的案例,在周润发身上不止于此。“作品等身”形容他,或许再合适不过,但他从不否认有过烂片,只是问到票房压力的时候,他只会说,对于电影,他相信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运”,自己只要做好演员的本分演好角色就够了。
正如他说的,只要镜头开始运作,他就会感觉“周围都消失了,只有这个角色”。
或许,文章开头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何须谈浪费, 情怀止于商业,对于周润发自己而言,先是作品,因为他真的享受表演。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